• 購物車
  • 登入
  • 開通
  • 會員中心
舞臺劇
商店
教育
  • 教養資訊
  • 達人分享
最新
  • 優惠訊息
  • 活動訊息
  • 網站公告
  • 中獎名單
QA
  • Line@線上客服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客服信箱
close
 線上客服
 育兒便利店
 舞臺劇
訂閱攻略
續訂月刊
親友介紹
線上客服
免費體驗
育兒便利店
訂閱攻略
續訂月刊
親友介紹
線上客服
免費體驗
育兒便利店
Go Back
情緒心理
訂閱文章
巧連智編輯部
你家也有小霸王嗎?

家中有三到四歲幼兒的父母,經常會面對這樣的困擾:孩子在幼兒園不願意和同儕分享物品,或者是在家中像個小霸王,和手足相處樣樣都要搶第一,大小事情也都要順著他的心意,以他的想法為主。
面對這令人頭痛的霸道問題,家長大概都先從反思的角度去檢視孩子的行為,究竟是不是寵壞了孩子?還是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出了差錯?的確,因少子化的比例日漸升高,使得現代父母更容易因為疼愛孩子,而什麼都讓給孩子,恰好3~4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期,孩子便把自己所享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,習慣「別人為他想」,於是當孩子遇到另一個孩子,卻要他會「為別人想」,這對孩子來說,是他過去生活中不曾出現過的價值觀,他當然不能了解為別人想的意義,所以便容易造成在待人處事上「霸道」了。
但除了溺愛孩子和不當的教養方式是「養成」孩子霸道行為的原因之一,孩子身心發展的成熟度、先天的氣質及欲望的需求,也是「造成」孩子霸道行為的原因呵!究竟面對令人頭痛的霸道問題該怎麼處理?以下將孩子的霸道行為概分為以下三種類型: 

類型1「我只在乎我」的霸道
        依據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,這個年齡層的幼兒,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與理解正處於「自我中心期」,面對所有的事物都只會看到自己的需求,比較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或想法。在幼兒園的同儕互動過程中,常常可以看到這類型的有趣現象,例如:美美和小傑一起玩積木,但仔細看卻發現他們是各自組合沒有交集,最後一塊積木就是爭執的起點,兩者都認為這是「我」的。合作遊戲、共同分享對自我中心期的孩子而言是很抽象,難以理解的。
試試看這樣做:以鼓勵取代責備
         家長如果遇到這類型的霸道行為,放輕鬆面對就可以了,只要給孩子正確引導,用鼓勵肯定代替強勢的干預或責備,隨著年齡的成長與成熟度的增加,霸道的行為就會逐漸遞減,孩子的表現自然一天比一天好。

類型2「只有我可以」的霸道
        這類型的霸道表現和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有關,孩子容易有主見、遇到事情不妥協。例如:睿睿和同學一起排軌道列車時,同學一定要照著睿睿的方法排列軌道,或是在班上無論玩什麼玩具,睿睿都要先玩,這樣的互動模式持續下去,自然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。
試試看這樣做:接受天生氣質,檢視孩子行為
        當家長遇到這類型的孩子,首先需檢視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表現,是不是常常都獨斷專制導致孩子模仿學習呢?如果是,請趕快修正調整並以身作則,因為想要有怎樣的小孩,就要先當怎樣的大人。接著,您需要接受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,每一個特質都有其美意,只要用對地方並輔導得宜,孩子長大後不就是一個令人稱羨的領袖家嗎?這類型的孩子在人際互動過程中,會出現比較多摩擦和衝突,不妨把孩子遇到的每一個問題當作是一次學習的機會,練習次數多了,自然就學會了和同儕相處的好方法。

類型3「需要不被滿足」的霸道
        這類型的霸道行為產生的因素比較單純,單單只是孩子的欲望未被滿足。例如,因為很想玩新買的玩具,不但先拿到,而且因為還玩不夠,所以繼續玩不願意分享給別人。
試試看這樣做:藉由團體生活營造分享氛圍
         想幫助這類型的孩子,幼兒園是一個提供很好學習機會的地方,因為學校的玩具、圖書或材料用品都要和同學輪流分享。大人可以幫助孩子在遊戲前把規則訂定好,例如:在團體中放一個小鬧鐘,長針只要走一格就換人玩,如果第一次玩不夠,可以再加入輪流的行列,孩子的需求一定可以得到滿足,也不會影響他和同儕的人際關係。

即刻瞭解巧連智快樂版月刊幫助孩子  學習表達培養人際EQ!GO (點擊這裡)

Benesse and its symbol mark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Benesse Holdings, Inc.
巧連智,小朋友巧連智,巧虎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Benesse Corporation.
Copyright
© Benesse Corporation / 巧虎
客服專線 0800-000-405
行動電話請撥 (02) 2312-0405
  • 關於倍樂生
  • 智慧財產權聲明
  • 隱私聲明
  • 銷售據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