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、2022年博客來親子教養類
年度百大暢銷書作家_尚瑞君
時間管理雖然很重要,但對於小學生來說,要他把一天24小時妥善運用,其實很需要大人的協助。
針對低年級的孩子,要先讓孩子學會看鐘,會看時間了,才會對時間有感覺。平常在一開學的時候,就要帶著孩子把學校重要行事曆的事情記下來,如班親會、運動會、月考的時間等,這樣家長也可以避開這些重要時間不做其他活動安排。
至於放學後的課後時間,要分成三類來看:學習、休閒和孩子的自主時間。
學習的時間包括寫作業、複習功課、學習才藝等,這要看年級的不同和作業的難易度來規劃。如果孩子放學是去安親班,要讓孩子在安親班完成,如果是放學回家,要讓孩子先完成作業才進行休閒娛樂。
休閒娛樂的時間不管是看電視、閱讀、運動等,一次都可以用30分鐘為限,工作25分鐘後,休息5分鐘,再進行下一項,這是現在很流行的番茄鐘時間管理法。
孩子的自主時間很重要,不需要特別幫忙規劃,而要讓孩子自己決定在自主時間中「要做甚麼?」。但建議在孩子的自主時間中不要讓孩子再使用3C產品,3C時間一天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。
基於上面的原則,我們可以列出執行的方式:
一、幫孩子準備年度記事本。
二、把班親會、運動會、月考、上才藝班等重要事項與時間標註起來。
三、明確訂出起床和睡覺的時間。
四、建立每日的活動清單。
五、協調出寫功課、遊戲、看電視和自由運用的留白時間。
六、隨時更新新的安排與計畫。
七、養成翻看年度記事本的習慣。
八、事情做好了就打勾鼓勵自己,並從完成事項中找出自己厲害的強項。
九、家人之間要了解彼此的行事曆,藉此凝聚全家的情感與向心力。
十、可以在年度記事本上寫下鼓勵孩子的貼心話。
現在雖然鼓勵多元探索與學習,但會流於淺碟式學習,有些人誤以為讓孩子嘗試越多越有優勢,其實錯了,是要讓孩子深耕學習才能成為強項。
當孩子開始記錄自己一天的時間都花去做甚麼時,他才能看見自己喜歡做甚麼,不要讓孩子使用太多3C時間,是因為3C能夠得到即時的回饋,玩遊戲、看節目、追網紅等,都會讓孩子很快樂、很花孩子的時間,但卻沒有得到實質的學習收穫。
小學生的功課壓力比較輕,回家作業也不會很難,其實在一個小時內大多可以寫完回家作業,如果以低年級有四個半天,中年級的孩子一周下午有兩個半天的時間來看,其實持續的學習可以培養出一些興趣和能力,如我家兩個兒子在小學時期培養出閱讀和運動的習慣與能力。